【资料图】
学生的逆反心理比较普遍,有的学生经常和老师与家长作对,你让这样,我偏那样,那么学生逆反心理从何而来呢?为大家介绍一下,让大家知道面对学生的逆反心理我们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。
1. 家庭和社会因素。家庭和社会上的一些负面影响,对学生的影响很大。离异型家庭、打骂型家庭、过分溺爱或期望值过高型家庭的孩子,都容易产生一些逆反心理问题。有些家长认为:现在赚钱难,不拼命赚钱又怎么负担得起孩子教育成长的支出,有时班主任反映孩子学习与行为上的一些事,家长一般都不配合,责怪教师是怎么教育的。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,如赌风、欺诈也刺激着敏感好奇的学生,腐蚀着他们的心灵;文化书刊、杂志、图书、电影、电视、录像、VCD等一些不健康的东西,对成长中的少年儿童有诱惑力,也导致他们逆反心理的产生。
2. 学校因素。学校提出的素质教育具体目标,因宣传不够,导致学生不理解,不接受;少数教师对优等生偏爱,对后进生歧视,甚至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,伤害学生的自尊心;校园生活不够丰富多彩,缺乏生机活力,也会使得学生感到乏味,产生厌学现象;教师片面地抓学习成绩,对学困生与一时稍有失误的学生不耐心,横加批评指责,甚至讽刺挖苦,致使一些学生抬不起头,心理压力大;更有的教师缺少管理经验,当学生不守纪律、作业迟交时,会情绪失控,采取简单粗暴的做法,令其罚站甚至赶出教室,都可能使学生产生逆反情绪。
3. 主观因素。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思想活跃、独立意识强,很想摆脱教师和家长的管束,越不让接触的东西越要去接触,教师、家长管得越严,学生逆反心理越强。如有一个五年级男孩子,在教室上自习不安心,经常走动与同伴闹着玩,班主任拿他没办法,令他到办公室做作业,他不仅不做,连上班主任的数学课时课本也不带,问他理都不理。小学生的情绪容易波动,注意力不够集中,注意和注意转移能力及自我控制能力较差。他们好奇,富于想象,把什么事情都想得特别美好,但心理很脆弱,容易受不良环境的影响。由于幼稚,缺乏自控力与分辨是非的能力,一旦遇到不称心,不开心的事情,就会使得自己的上进心及良好愿望受损,变得焦虑、忧郁、不合群,导致学习成绩下降、情绪反常,有时还会做出一些难以预料的事情。
对于你发你的学生我们要以正确的方式引导,想要了解更多的学生心理健康知识请到。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