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通 四川在线记者 杜杰 阿坝观察 王鑫
8月28日,凌晨5点的茂县南新镇安乡村,天还未亮,寨子已经热闹起来。李子林里到处是采摘李子的村民和往来穿梭的三轮车。
【资料图】
茂县是四川省李子的主要产区,目前,茂县李栽培面积达8万余亩,年产量10万余吨。安乡村则是茂县李子苹果省级现代农业园区的核心区,园区内李子和苹果核心种植面积4300亩,辐射带动全镇种植特色水果15301亩。作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,茂县李还先后荣获第九届农交会金奖、第十八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。
一颗颗李子,是如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?当天凌晨,记者来到抢收现场,倾听茂县特色水果快速发展的“产业经”。
收益好,干劲足
天还没亮,村民文全李家的李子园里,晃动着10余束灯光。负责采收的人戴着头灯踩高凳、爬树杈,将青脆李快速放进果篮。
“装满一兜(篮)了,快来接到!”呼喊声此起彼伏。等在树下的文全李来回奔走,将一篮篮青脆李倒进三轮车上的塑料筐。
“摘李子有窍门。要用巧劲轻轻往上提,果子就不会开裂。”站在树上,村民廖学全一边摘,一边跟记者分享着自己的心得。
“这个李子个头大。”“要个头大,就要管理好。”“李子品种也重要。”忙碌采摘的同时,大家也不忘讨论种植“诀窍”。
“一筐、两筐、三筐……六筐,满了满了。”文全李抹一把汗,驾着三轮车将青脆李运走。
一路走来,村民陈洪建家的李子园格外醒目:树高多在4米以上,连采摘用的高凳也都是2米的。树高叶密,连树上的采摘人都被遮起来,远远看去只见树枝摇晃。
“这片李子树的树龄都在20年左右,像这棵老树,今年产300斤李子稳稳当当。”陈洪建说,这些老树带来的收益还不光是卖李子的钱,“我用自家的房子打造了一家民宿。”陈洪建说,背靠九鼎山的优势,每年冬季都能接待不少游客,收入还是很可观。
重品质,兴产业
不一会,文全李的三轮车驶进陈洪建家的院坝。本地果商苟安全正指挥着10多人,将果农们陆续运来的青脆李分拣包装,“这些青脆李都是发往省外的,最远能卖到香港。”
慕名而来的外省果商也不少。“种植户5点下地采摘,我们6点左右‘摆摊’收购。今天收近5吨李子,马上要发到浙江。”来自安徽省的果商卢俊说,不远千里来茂县收李子,看中的就是茂县李个头大、品质好。
数据显示,从2008年到2022年,茂县李产业收入从0.16亿元增长到11.47亿元。目前,茂县李平均亩产值在1.4万元以上,李产业已成为茂县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、农民增收的龙头产业、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。
“去年以来,我们县上在推广羌脆大李,这种青脆李个头大、口感好、坐果率高、甜度比现在的品种高1到2个点。”安乡村党支部书记邱光德说,目前全村已种植10余亩羌脆大李,这为未来茂县李更加适应市场需求打下基础。
除了自己种和卖,安乡村李产业还有“技术输出”。种了几十年李子的种植户付如兵说,去年他到贵州省帮人剪李子枝条,一天能挣260元。茂县果树嫁接、枝条修剪等果树管理技术的输出范围不只到贵州,据介绍,当地果农的剪刀还到过云南、河南等地。
等一辆辆满载青脆李的货车沿公路驶出安乡村,种植户们才能坐下来休息。第二天凌晨,热闹的抢收场景还将继续上演。
标签: